close

進入新世紀以來,印後包裝科技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。印後包裝在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?讓我們從歷史背景出發,探索包裝印刷科技的幾次變革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我國印後包裝科技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大變化。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就帶您瞭解相關內容。

第一次改變

(1956)隨著公私合營制的形成,小作坊的手工裝訂開始逐漸减少。20世紀50年代中期,釘書機出現,形成了各種剪紙機和縫紉機並存的局面。人們把這個時期定義為從手工到單機的轉變時期。

第二次改變

(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)單機已經無法適應大量單一品種的印刷。此時,紫光生產的最小聯動生產線出現,實現了從單機到聯動的轉變。

第三個變化

(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),印後加工技術實現了與國際接軌,短期印刷、無線膠粘裝訂、出版圖書短而急的工作量顯著增加,許多圖書的質量非常複雜。這是第三次轉變,大規模生產逐步形成機械化。Keyin.com公司

第四次變化

從2004年德魯巴展出的印後設備來看,整個印刷行業都開始關注印後包裝科技的發展。德魯巴展覽會上展出的許多設備在中國還沒有買到。在2004年的德魯巴展覽上,我們發現與以往的展覽有許多不同之處。本次展覽展出了許多先進的印後設備,包括以下幾點:

1馬丁尼和沃倫伯格的直線寫作解决了刻板印象差的問題。

2聯動生產線正朝著高速自動化方向發展。螺旋輸送帶减少了機器佔用的空間,更方便工人操作。

三。至少聯動生產線將高速發展。這條生產線在中國出現較早,現在全國有幾千條。新的生產線新增了正負雙糊裝置,解决了折疊式頭部沒有一側也能聯動的問題;自動貼片輔助,光電控制,解决了手動續糊、高速停機的問題;新增了頁面粘貼和壓痕裝置。

4瓦倫堡平裝書縫製聯動生產線實現了從配頁機到縫紉機,再到自動傳動、壓緊、塗膠、粘紙、封口、加密、成型,直至輸出、裁切的全過程。

5数位裝訂聯動生產線出現,可能不需要頁機,但價格高。

6檔案加工聯動生產線實現了從檔案分發到折疊再到磨切的全過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endrikleehk 的頭像
    hendrikleehk

    hendrikleehk的部落格

    hendriklee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